散尾葵的品種簡介
散尾葵又名黃椰子、紫葵,為棕櫚科散尾葵屬叢生常綠灌木或小喬木。散尾葵原產(chǎn)于非洲,現(xiàn)在在我國南方的一些園林中比較常見,不但有觀賞效果,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。
散尾葵高2-5米,莖粗4-5厘米,基部略膨大。葉羽狀全裂,平展而稍下彎,長約1.5米,羽片40-60對,2列,黃綠色,表面有蠟質白粉,披針形,長35-50厘米,寬1.2-2厘米,先端長尾狀漸尖并具不等長的短2裂,頂端的羽片漸短,長約10厘米;葉柄及葉軸光滑,黃綠色,上面具溝槽,背面凸圓;葉鞘長而略膨大,通常黃綠色,初時被蠟質白粉,有縱向溝紋。
中文學名:尾葵
拉丁學名:Chrysalidocarpus lutescens
別稱:黃椰子、紫葵
界:植物界
門:被子植物門
綱:單子葉植物綱
目:初生目
科:棕櫚科
亞科:檳榔亞科
族:檳榔族
屬:散尾葵屬
種:散尾葵
命名者及年代:lutescens H.Wendl.,1878
英文名稱:Butterfly Palm, Areca palm
詞條相冊
散尾葵的栽培要點
散尾葵在世界各地都有栽培,而我國也廣泛栽培,由于散尾葵形態(tài)優(yōu)美、四季常青,觀賞性較強,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。不過散尾葵的植株比較高,所以在室內飼養(yǎng)則需要一定的空間,那么究竟如何才能養(yǎng)出漂亮的散尾葵呢?
一、濕度管理
喜歡濕潤的氣候環(huán)境,要求生長環(huán)境的空氣相對溫度在70~80% ,空氣相對濕度過低,會使葉尖干枯。
二、溫度管理
由于它原產(chǎn)于熱帶地區(qū),喜歡高溫環(huán)境,對冬季的溫度的要求很嚴,當?shù)陀?0℃時生長緩慢,開始進入半休眠或休眠狀態(tài);當?shù)陀?℃時就不能安全越冬;在夏季,當溫度高達35℃以上時也能忍受,但生長會暫時受到阻礙。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8~30℃。
三、光照管理
對光線要求不嚴,喜歡陽光充足,也耐半蔭,但光照充足時生長得更好。
四、肥水管理
對于盆栽的植株,除了在上盆時添加有機肥料外,在平時的養(yǎng)護過程中,還要進行適當?shù)胤仕芾怼?/span>
春、夏、秋三季,這三個季節(jié)是它的生長旺季,肥水管理按照“花寶”——清水——“花寶”——清水順序循環(huán),間隔周期大約為1~4天,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,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。冬季,在冬季休眠期,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,肥水管理按照“花寶”——清水——清水——“花寶”——清水——清水順序循環(huán),間隔周期大約為3~7天。對于地栽的植株,春夏兩季根據(jù)干旱情況,施用2~4次肥水:先在根頸部以外30~100分開一圈小溝(植株越大,則離根頸部越遠),溝寬、深都為20cm。溝內撒進25~50斤有機肥,或者1~5兩顆粒復合肥(化肥),然后澆上透水。入冬以后開春以前,照上述方法再施肥一次,但不用澆水。
散尾葵的繁殖方法
散尾葵外形優(yōu)美,四季常綠,常作為華南地區(qū)的庭院植物,由于散尾葵非常耐陰,所以很適合在室內種植,但是由于散尾葵的植株比較大,所以室內栽培需要經(jīng)常修剪。如果你的散尾葵長的比較大了,可以考慮用分株的方法繁殖出一盆新的散尾葵。
1、播種法:播種繁殖所用種子多系國外進口,國內很難采到成熟的種子。播種常用盆播,覆土厚為種子的1倍,保持盆土濕潤,幼苗高8-10厘米時,即可分栽。
2、分株法:一般于春季結合換盆進行。選分蘗多的植株,去掉部分舊培養(yǎng)土,用利刀從基部連接處將其分割成2至數(shù)叢;每叢不宜太小,須有2-3株,并保留好根系,否則分株后生長緩慢,且影響觀賞。分栽后置較高溫度環(huán)境,經(jīng)常噴水,以利恢復生長。